传统汽车人频频加盟新造车企业 高管变动盘点
伴随着汽车行业向新能源领域进行转变,国内出现了一大批新造车企业。而对于这些企业在的造车能力,大部分人都曾经对其产生过怀疑,但随着新造车企业迎来了一波波重要人士加盟,人们逐渐改变了对这些车企的印象。在这其中,当属华人运通董事长的职位最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造车企业中都有哪些重要人数加盟。
传统车企高层加盟新造车企业人员 | ||
姓名 | 原职务 | 现任职务 |
丁磊 | 上汽集团副总裁 /上汽通用总经理 |
华人运通董事长 |
龚峻 | 德国宝沃集团副总裁 | 华人运通副总裁 |
马克·斯坦顿 | 捷豹路虎独立事业部SVO总负责人 | 华人运通首席技术官 |
张勇 |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 | 合众新能源总裁 |
孔繁龙 | 奇瑞创始人之一 | 合众新能源联席总裁 |
戴大力 | 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合众新能源高级副总裁 |
常冰 | 知名汽车设计师 | 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家设计中心总经理 |
江峰 |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华东事业部总经理江峰 | 合众新能源营销公司常务副总裁 |
邓凌 | 东风雪铁龙市场部部长 | 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 |
吴俊杰 | 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自动驾驶资深总监 | 合众新能源智能驾驶负责人 |
张祺 | 斑马公司资深总监 | 合众新能源智能座舱的负责人 |
徐骏 | 评驾科技CEO | 爱驰汽车联席总裁 |
加盟人职位最高的新造车企业——华人运通
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
2017年12月12日,华人运通技术公司(下称“华人运通”)正式成立,华人运通是由东海岸基金与江苏悦达集团、盐城国投全资子公司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海岸基金董事长丁磊将出任华人运通技术公司董事长。作为传统汽车人,丁磊曾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通用总经理,之后组织安排从政,任职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2015年,丁磊投身新势力造车乐视汽车。今年6月由丁磊和上海丰实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东海岸(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丁磊担任董事长。
华人运通技术公司董事长丁磊表示:“出行方式的改变是可预见的人类社会最重大变革之一。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的新汽车产业将是推动这场变革最主要的力量。华人运通技术公司将积极参与这场变革,为构筑未来人类智能交通出行方式的系统工程做出贡献。”
华人运通副总裁—龚峻
作为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智能网联专委会副主任、智能制造信息化专家的龚峻已正式加盟华人运通。龚峻在汽车产业信息化、价值链的业务流程设计及IT治理等领域有着近三十年的工作经验,曾主导我国首个自主开发的上海通用CRM系统,并成功打造全球首条八车型智能生产系统的智能工厂。
对于此次加盟,龚峻表示,华人运通是一家与众不同,面向未来的公司,“这是一个勇于挑战突破并具有长久战略眼光的企业,从丁磊领军的团队身上,我不仅看到传统汽车行业的积淀与成果,同时也看到互联网行业的灵动与活力。”
华人运通首席技术官—马克·斯坦顿
马克于1983年加入福特技术中心,此后在欧美、亚洲等地投身各项车辆核心部件的研发,大至全顺、小至嘉年华的多款畅销车型他都有所参与。20世纪80年代起,福特开启全球化扩张战略,与一系列国际知名车企合作,并在国外进行本土化研发及生产,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销量的大幅攀升。因其出众的表现,2002年马克被任命为福特车型总工程师,同时作为车型负责人全权主导包括福特Ka、嘉年华与Fusion(美版蒙迪欧)等车型的研发。
对于为什么加入华人运通,马克·斯坦顿表示,“我非常欣赏丁磊、墨菲、陈威旭所组成的这支核心团队,我们彼此有充足的资源和储备,一定会产生非常好的化学反应。” 中国智能出行市场环境日趋成熟,产业推动的力度和速度已吸引了全球业内人士的关注,在这一历史机遇期,作为一位具备深厚工程成熟度的“技术大咖”,加上勇于接受挑战、追求极致的性格,马克最终决定加盟华人运通,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共同为人类出行方式的改变而努力。
点评:除了上述的三名高管以外,华人运通还引来了包括新能源整车工程专家陈俊博士以及汽车资深传播人果铁夫等多位大咖的加盟。由此可见,虽然华人运通比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新造车企业相比成立的时间要晚,但其在人才方面的表现比一些的新造车企业要丰富许多,而这些人的加盟也将帮助华人运通进一步提升该品牌的实力。
加盟人数最多的新造车企业之一——合众新能源
合众新能源高管加盟一览 | ||
姓名 | 原职务 | 现任职务 |
张勇 |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 | 合众新能源总裁 |
孔繁龙 | 奇瑞汽车创始人之一 | 合众新能源联席总裁 |
戴大力 | 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合众新能源高级副总裁 |
常冰 | 知名汽车设计师 | 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家设计中心总经理 |
江峰 |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华东事业部总经理江峰 | 合众新能源营销公司常务副总裁 |
邓凌 | 东风雪铁龙市场部部长 | 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 |
吴俊杰 | 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自动驾驶资深总监 | 合众新能源智能驾驶负责人 |
张祺 | 斑马公司资深总监 | 合众新能源智能座舱的负责人 |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
今年2月23日,原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正式加盟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出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合众汽车的各项生产经营业务。张勇曾先后在北汽福田、奇瑞汽车和北汽新能源工作任职,在渠道建设、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并创造了出色的经营业绩。
对于加盟合众新能源,张勇表示,除了看重合众汽车“产学研资”四位一体的雄厚实力外,更多是受到合众汽车全新理念与模式的吸引,亲自参与到一个全新的,极富发展潜力的汽车品牌从初创到健康发展的创变之中,一展心中宏图。张勇势必将带领“合众汽车”在国内众多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的脱颖而出,“持久续航”,为用户提供更为出色的出行体验,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合众新能源高级副总裁—戴大力
戴大力历任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部长、一汽技术中心轿车部部长、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总经理、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要职。据了解,戴大力长期从事汽车工程开发及研制工作,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策划、新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生产制造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戴大力的加盟将极大地提升合众新能源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管理水平及资源整合能力。
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
出任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的常冰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造型学组副组长,曾连续十多年工作于大型专业汽车制造商,具备丰富的量产车开发设计经验,在品牌长期规划和概念车设计方面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合众新能源营销公司常务副总裁—江峰
江峰在北汽营销体系工作长达18年,将负责合众新能源渠道模式建设、终端销售管理等工作,此次加盟合众新能源,江峰将负责渠道模式建设、终端销售管理等工作。
合众新能源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邓凌
邓凌在中级车市场等领域有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其在长安福特任职多年,曾任职长安福特市场部福克斯品牌经理、C级车高级品牌经理等职。在加盟合众新能源后将公司品牌、市场、公关等营销业务模块的工作。
合众新能源智能驾驶负责人—吴俊杰
吴俊杰从业14年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电子的产品研发,先后服务过安波福(原德尔福),法雷奥,ZF(原天合)等国际零部件厂商,并亲自带领团队设计过发动机控制器、油泵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毫米波雷达、智能前视摄像头等产品。2013年起一直致力于ADAS和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管理工作,在自动驾驶以及电子与安全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次吴俊杰的加盟,将负责公司产品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电子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合众新能源智能座舱负责人—张祺
张祺专注于互联网车载信息系统领域10余年,曾供职于德尔福、TomTom等跨国企业。2015年初加入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项目组,和创始团队成员一起打造了全球首辆“互联网汽车”,并在1年半的时间里新增逾40万网联车用户,同时还打造了迄今为止全球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OTA系统(软件在线升级)。
产品方面,合众新能源旗将于7月26日举行品牌中期战略发布会,而该品牌全新的概念车EUREKA 01也将于同日进行发布。此外,合众新能源旗下哪吒汽车的的首款量产车——哪吒N01将于8月18日正式上市,新车的综合续航里程为312km。
点评:对于合众新能源来讲,人才是该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勇也公开表示:“只有找到合适的人,搭建好人才框架,才能确保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而与其他新造车企业相比,合众新能源在人才方面的招徕可谓不遗余力,这也是合众新能源可以迅速推出量产车型的原因之一。
加盟人采用企业互聘方式的新造车企业—爱驰汽车
爱驰汽车联席总裁—徐骏
在加盟爱驰汽车前,徐骏拥有长达25年的汽车行业企业管理岗位任职经验,曾在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及长安汽车担任要职,参与了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等整车领域的合资合作,也主导了南方天和、南方伟思通、南方英特以及重庆纳铁福等零部件的合资谈判和发展。特别是作为长安PSA合资项目的牵头人之一,徐骏参与了从项目谈判、筹建、到正式成立、建设和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是长安PSA重要的缔造者之一。
其实,徐骏并非全职加入爱驰汽车,而是爱驰汽车与评驾科技在达成合作关系的同时,采用了高层互聘的机制。徐骏在担任爱驰汽车联席总裁的同时兼任评驾科技战略顾问。此外,评驾科技董事长李献坤将出任爱驰汽车战略顾问,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付强任评驾科技战略顾问。
点评:对于爱驰汽车来讲,除了做好产品本身,该品牌还致力于汽车智能化的研发。为此,爱驰汽车特地设立了CAIO(CIO+AI,首席人工智能官)一职,并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任滴滴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滴滴高级技术总监陈学文博士担任。通过这一系列的举动可以看出,爱驰已全面规划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盘活全产业链的大数据运维,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的融合。